1997年第12卷第2期文章目次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指骨粉碎骨折的不同固定方法——生物力学研究(英文)
    W.W.Lu K.Furumachi W.Y.Ip S.P.Chow
    1997, 12(2):65-72. DOI: 10.3871/j.1004-7220.1997.2.72.
    [摘要](2095) [HTML](0) [PDF 0.00 Byte](0)
    摘要:
    本实验对指骨粉碎骨折的五种固定方法的刚度进行了研究,每种固定方法进行了压缩、弯曲和扭转,得出了一些有参考价值的数据.带6孔螺钉的侧方钢板似乎提供了更坚强的固定.假如存在蝶形骨片而不能进行钢板固定(如在多块骨折的情况下,没有足够的皮质供螺钉固定),选用克氏针固定也可达到满意的效果.本结果将为临床上手术医师选择固定方法提供参考.
    2  一种新型软层人工髋关节的理论及实验研究
    姚建清
    1997, 12(2):73-81. DOI: 10.3871/j.1004-7220.1997.2.81.
    [摘要](2434) [HTML](0) [PDF 0.00 Byte](0)
    摘要:
    人工髋关节在临床应用时往往因为出现松动而引起病人髋部疼痛,以致于需要更换.其松动的一个主要原因是骨组织对人工关节磨损颗粒产生反应.本文旨在介绍作者数年来对一种新型软层材料人工髋关节所作的理论及实验研究.研究结果显示,此类新型人工关节的最大优点在于其较传统设计远为优良的摩擦、润滑及抗磨损性能,为此,理论上可解决人工髋关节因关节负重面磨损造成的松动问题,具有较大应用前景.
    3  物质点网格交替映照算法在固体力学中的应用
    DeborahSulsky 周士建 HowardL.Schreyer
    1997, 12(2):82-94. DOI: 10.3871/j.1004-7220.1997.2.94.
    [摘要](2251) [HTML](0) [PDF 0.00 Byte](0)
    摘要:
    本文将物质点网格交替映照算法(以下简称交映法)(FILP Particle-incell me-thod)扩展应用于固体力学.交映法要用到两种离散方法:一种基于物质点集,另一种基于计算网格.物质点的运动表示了固体变形的全过程并用拉格郎日观点描述.物质点的运动不受网格畸变的影响.由于这些算法特点,那些带有路径或时间变量的本构方程可直接在物质点上求解,而不必在不同的计算点上对那些变量作映照计算或各种变换.网格形状可依计算方便而定,网格可以是固定的,也可以是变化的,它通常用于确定空间梯度.因为基于网格的计算是一种动态的拉格朗E算法,因此与欧拉公式相应的非线性对流项将不再出现.利用物质点和网格之间的映照,欧拉和拉格郎日两种方法的优点就都利用了.非弹性、弹性或刚体间无滑移的碰撞可以用此方法自动处理而不必求助于特殊的算法.
    4  人工髋关节股骨假体柄上部的形态曲线设计
    龙公 戴克戎 顾冬云
    1997, 12(2):95-99. DOI: 10.3871/j.1004-7220.1997.2.99.
    [摘要](2286) [HTML](0) [PDF 0.00 Byte](0)
    摘要:
    通过对84根中国人成人股骨标本进行正侧位X线摄影,在X线片上对股骨上部髓腔内壁的连续形态进行描绘,将描绘好的图像输入计算机,由计算机进行图像处理后提取其曲线形态数据,并将形态数据参数化.将各项参数化数据按分布方式进行分类,根据分类结果得到符合生物力学特性的系列型人工髋关节柄上部的形态曲线.
    5  应力与血管重建
    柳兆荣 黄彦
    1997, 12(2):100-107. DOI: 10.3871/j.1004-7220.1997.2.107.
    [摘要](2118) [HTML](0) [PDF 0.00 Byte](0)
    摘要:
    血管重建是机体在生长、发育和衰老以及心血管疾病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本文对十几年来人们对动脉血管管壁应力和血管重建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回顾.指出无论是由血液流量改变或是由高血压引起的血管重建,血管壁上的应力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6  实验性股骨髓钉内固定生物力学探讨
    滑利 周仲安 吴梅英 许建忠
    1997, 12(2):108-111. DOI: 10.3871/j.1004-7220.1997.2.111.
    [摘要](2114) [HTML](0) [PDF 0.00 Byte](0)
    摘要:
    本实验采用电测技术对人体新鲜股骨标本在不同载荷下对股骨延长、骨折固定的应力、应变的影响作一探讨.结果证实,在静态载荷980N时,骨干承受抗压强度应力值为-8.04×106±1.96×106Pa,高于骨端的抗压强度,而股骨远端的抗压应力值为-8.82×106±1.274×106Pa,又高于股骨近端的抗压强度.同时表明股骨骨折后折端的稳定性依赖于可靠的内固定,在骨折端紧密接角触载荷时,应刀传导由骨与髓钉共同承担,其中62%载荷应力由髓钉承担,38%由骨承担.在股骨延长时,取大块髂骨块张力下充填骨缺损区,可有效支撑整骨的抗弯载荷及抗压强度.骨折未愈合前髓钉适宜载荷不应超过196N,过载势必金属弱化,出现过载应变疲劳包申格(Bauschinger)效应,以致引起髓钉弯曲断裂,影响骨愈合.
    7  骨骺牵张与骨骺板的生物力学性质
    张菁 吴守义 杨根兴 沈金根 唐坚
    1997, 12(2):112-114. DOI: 10.3871/j.1004-7220.1997.2.114.
    [摘要](2135) [HTML](0) [PDF 0.00 Byte](0)
    摘要:
    本研究是对新西兰幼兔股骨远端骨骺进行体内和体外牵张实验.16只兔右股骨经5~10N力每3天一次牵张.4周后的股骨长度值明显大于左侧和0N组.形态学变化是受牵张的骺板增厚,软骨细胞增殖且无骨骺分离骨折.体外骺板抗断裂测试显示夸张后的骺板强度不低于未经牵张的对照侧.8只动物16根股骨于体外接受20~100N力的牵张,其骺板的塑性变形度随牵张力值的增高而增大,抗断裂强度亦不低于未经牵张的骨骺.这些结果表明适量的牵张力和/或低牵张速率是实现“软骨分离”或骨延长的关键.
    8  腰椎融合术的生物力学研究
    辛兵
    1997, 12(2):115-118. DOI: 10.3871/j.1004-7220.1997.2.118.
    [摘要](2325) [HTML](0) [PDF 0.00 Byte](0)
    摘要:
    <正> 1911年Hibbs和Albee首先报道应用后路融合术(Posterior fusion)治疗脊柱结核等疾病,获得满意疗效.1929年Hibbs和Swift将脊柱融合术用于治疗脊柱退行性变,扩大了脊柱融合术应用范围.目前脊柱融合术被广泛地应用在治疗脊柱退行性变,脊柱创伤,脊柱的不稳定,以及脊柱畸形的矫治.并且出现了脊柱融合技术的多样性,适用范围的扩大以及多种内固定植入物的使用等.文献报导美国每年约有七万人接受脊柱融合术的治疗,采用了不同的融合术式.本文对腰椎融合术的生物力学研究作一综述.一、植骨融合需要的力学环境
    9  椎体结构与其力学强度的关系
    胡侦明
    1997, 12(2):119-122. DOI: 10.3871/j.1004-7220.1997.2.122.
    [摘要](2412) [HTML](0) [PDF 0.00 Byte](0)
    摘要:
    <正> 从六十年代开始,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病率男女比例均有明显上升,特别是椎体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率增加了2~4倍,仅美国每年就有50万人发生椎体骨折.绝经期妇女每3~4人中即有1人至少具有一节椎骨畸形.骨折和畸形与年长女性的腰痛、病废、体形和身长的变化密切相关.有资料显示;椎体骨折的高发率和与年龄相关的骨小梁密度减低相伴发生;约80%为楔形压缩性骨折.松质骨微细结构改变、骨量丢失、皮质骨及终板变薄导致应力异常分布,严重影响和减低椎体强度,以致即便是较小的创伤亦具有极高的骨折危险性.本文就上述几个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10  支架式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的设计
    魏兆文 邓光荣 胡永生 毛作华
    1997, 12(2):123-125. DOI: 10.3871/j.1004-7220.1997.2.125.
    [摘要](2084) [HTML](0) [PDF 0.00 Byte](0)
    摘要:
    <正> 股骨颈骨析及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治疗方法目前国内外都用三刃钉、多根螺纹钉、空心加压螺纹钉等作内固定,目的是将骨折两端的剪切力转变为压缩力促进骨折愈合.作者综合分析以上各种内固定后.认为以上各种方法解决了由张力所致的两骨端的分离问题,而对在站立位主要负重线上剪切力影响骨折愈合的问题重视不够,作者自1995年10月设计一种新的内固定器
    11  龋齿新洞型椭圆孔边应力分析
    李书岐 张建辉 顾志华
    1997, 12(2):126-129. DOI: 10.3871/j.1004-7220.1997.2.129.
    [摘要](2045) [HTML](0) [PDF 0.00 Byte](0)
    摘要:
    本文通过对龋齿新洞型牙体有限元法数值结果的分析,找出邻面椭圆孔边应力的变化规律,应力集中点及应力值,为龋齿洞型分析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点击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中心

    关闭